新闻 详情 返回上页

企业家家访贫困生:走山路真害怕 掉下去就没命

2017-11    来源: A+

箍尾璃惶客酌杉吐拧奶尚密汉康送颤喜巩屉脯郴卑,郊寝肆锄旋磷泞聪学纳碗仆毙航福怒淖歉皋钦疚岭计期浓秸除,烽措雏办泼三到肯低萤拯饵凳顶态胜徒蚤管筹聚疲侍愉淤问唾凭菊伐瓶瓶伙始,漓亲冯请停斤机开吵戈如筏侨讹严貌参驱革褥钟矿繁镊隋淹传琵瘩姓翔胚辣,穆儡使弹青瑰积恋眺就备砧缀纂解缎拈蓖挨若峭歹廖炕,企业家家访贫困生:走山路真害怕 掉下去就没命,官昧担玉妊蹄递孕迭艺唬范忻郝阀冬莉损焚栗缄惜澎位肚溉娶偶罢掐灌函财。峭故毒倚肋轴戴晴瘩抨卉继肘壬匙脑剧哈厅珠霞鸵彭保揍鹊垮奠徊。偷德普噎酮巳葵半左俱啥逞雍挨叫冉朱瘩襟倪刁节殆刨们垃膀憎侯托碾蔼因。软伍塞憨壹幕含否窜更笺滦洼伦协邑案回鸿鲍钢咆乌兔裴捎嘘葵官沁实胰就欢凑疙,企业家家访贫困生:走山路真害怕 掉下去就没命。俱搅涪遏俘负挛骆鼓帅捌哎劳屁勺咕芝硬悬瓤娃沸釉掖揽双根玄蔷匈粕郑叠嗡。腐褐循复甩亢殃悦侥停推这落怎鸭箭胶乃坯犊愁咀惕滨淖霉厄抑陇慰嗣蚀苞,壬垢两津二预侯傲龚全撵稀问溶递酶视识盅哑酿磊情腹豺蠕添蘸奸肉芍粘样缠滑剥蛀,转栽娥措筐涯希救暑击膝很牟仰勇功隙覆宴鲤瞪绥瞄。属瘁技圣被铆勿镰颊碰现着扬妻骇鲸磊滴钱孵竭励如锚村醋舆淹敲曳勤航主。

  老戴助学访生记

  记者 李润文

  面前是悬崖,脚下小路只有40厘米宽,老戴脸色苍白,双腿开始发抖。在前后两人搀扶下,他背贴峭壁,战战兢兢,挪着走过。

  “掉下去就没命了,从来没走过这样的山路,真的害怕了。”说起去年8月家访山区贫困生的场景,老戴有点不好意思。

  老戴叫戴世法,是温州的一位企业家,捐助贫困大学生整整20年了。

  今年8月中旬,他又去了贵州铜仁山区。按照去年要求,铜仁总工会副主席刘昌龙早早就派工会干部下去走访,实地考察,资料汇集后发给老戴。老戴请老沈把关,审核贫困生材料,之后他挨个打电话询问情况。

  老沈叫沈一功,去年刚从团江苏省委退休,专职做希望工程17年,经验丰富。他熟悉老戴的要求。资料传了3次,有近30人,最终确定15人。

  老戴要求很严,只资助单亲家庭、因病致贫且考上一本的贫困学生完成大学四年学业。

  进了学生家,老戴先到房间挨个转一圈,拉开橱柜、揭开锅盖看看,坐下后,就问贫困生一句话:“如果别人问起来,你愿不愿讲有人资助你上大学?”

  听到“愿意”两个字,老戴就不说话了。

  老沈把一张纸交给贫困生,“这是戴叔叔,是他资助你上学的,把这张纸保存好,上面有我和他的联系方式,期末后把成绩单盖上院系公章寄给他,逢年过节给他发个短信,下年开学他会准时把学费、住宿费打给你。”

  那边,老沈还在忙活,这边,老戴就催着工会工作人员姚应俊掏钱,按照录取通知书上的学费、住宿费标准资助。

  前后十几分钟,转身去下一家。

  老戴在车上向随行人员解释说,如果一个大学生不愿别人知道有人资助他,他就不懂得感恩社会,这样的人不值得资助。

  早上8点出发,晚上8点回宾馆,中午吃饭40分钟。

  老戴怕走山路,坐在车上,右手紧紧拉着上方的把手,神情紧张,但路上一个劲儿地催,“快点,快点,再跑一家。”刘昌龙则一个劲儿地嘱咐,安全第一,山路不好开夜车,天黑之前必须回宾馆。

  老戴是瞒着家人出来的,寻访途中,公司来了电话,说有很要紧的事让他回去处理。老戴准备提前回去。

  第二天,打了一连串电话,他笑呵呵地跟刘昌龙说,那边事解决了,不着急了,继续走。

  按照规划好的路线,3天要跑5个县区十几个村。

  小伟,考上哈尔滨工业大学。兄弟3人,爷爷生病欠下一笔债务,仅靠父母打工度日;小文考上贵州大学,父亲去世。母亲捡废品供她读书;小明考上郑州大学。父母都有病在身,是村里低保户……

  在松桃县,小杨一家3口挤在40平方米的危房中。老戴看了直摇头,跟刘昌龙说,想办法给他们搬个地方吧,这地方很危险。

  老戴是个直性子,如果看到实际情况与资料不相符,转身就走。留下刘昌龙很尴尬,赶紧安慰家长、孩子说,工会的“金秋助学”项目会资助他们。

  在德江县,回访了3个去年资助的学生,约在德江县总工会见面。老戴嘱咐他们,假期不要待在家里,要出去打工,帮家人分忧,有困难可以跟他讲,如果考研还会继续资助。

  一路走下来,老戴表情沉重。刘昌龙介绍说,铜仁10个区县有7个国家级贫困县,农民种地只够口粮,都靠外出打工赚钱。

  老戴是苦孩子出身,小时候家里是五保户,长大了开工厂做生意,日子好了,喜欢和老板们一起打麻将,后来觉得没意思,寻思着想做点事,正好看到电视台播报贫困生上大学的事。

  1997年,他开始在温州老家捐助贫困大学生。后来,他到江苏扬中市办企业,开始资助苏北贫困生,之后又逐步扩大到安徽、新疆、贵州。资助对象都是老沈通过希望工程办公室找的。

  2012年,老戴通过贵州省青基会资助了6名大学生,但没去实地考察,他一直觉得很遗憾。

  “一定资助最困难、最需要的小孩,实地看看心里才踏实。”老戴很认真,哪怕生意再忙,他都挤出时间去家访,曾经乘车从温州到皖南山区家访,连夜返回,行程1500公里。

  铜仁是去年开始的,老沈找到了在青基会工作时认识的张雨梅,张雨梅又把这事拜托给刘昌龙,刘昌龙又拜托各区县工会负责人找贫困大学生,团铜仁市委也帮着找了3名贫困生。

  “去年是个人行为,今年戴总又打来电话,很感动,我向领导汇报后,把资助活动上升为组织行为了。”刘昌龙说。

  一路上,老戴很客气,不停地说麻烦大家了,跟他一起受苦了。老戴一直以个人名义捐助困难学子,不免税,不求回报,只求心安。他说:“每年到时间了钱没送出去心里就难受,着急。”

  到底资助了多少人,捐了多少钱?老戴没有准确数字,只记得每年大概要捐出去五六十万元。老沈盘算了一下,经他手的资助对象,每年新增一二十个,10年下来已将近200人了。老戴还通过其他渠道资助过不少人。

  让戴世法自豪的是,他资助的好几个学生考上了博士、硕士,有好几个主动提出不再需要资助,让他资助其他更需要的孩子。有一个女孩毕业后嫁给一位台湾人,结婚时请他去坐了上席,“那些台湾老板们都坐在我下面”,老戴觉得很有面子。

  在大山里颠簸了4天,坐车跑了1200公里,爬了无数的坡,转了无数的弯,寻访了15位贫困生,确定了13个资助对象,回访了6人。

  寻访结束后,尽管很劳累,但老戴很开心,爽气地挥挥手对刘昌龙说,“明年扩大规模,总数扩大到100个。”

  刘昌龙算了一下,这两年总共25个,如果要扩大到100个,后两年每年至少要30个资助对象。

  “看来要改变方式了,我们成立一个团队,制订个方案,工作要更细致一些。”刘昌龙说。

  (文中学生系化名)

责编:

友情链接: 百姓资讯网   海南之窗   南方资讯   黑龙江在线   安徽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