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摩梭女孩:外面的世界千篇一律 摩梭文化才是内心归宿
盐源10月11日电 (杨珺)“以前在外地读书,出去了之后才发现它们(摩梭文化)的珍贵。”11日,22岁的摩梭女孩次若直玛一边用欧作(当地织布的机器)在传习所制作花腰带,一边对记者说。
与当地很多年轻人不同,次若直玛12岁开始就接触外面的世界。“我小学毕业就离开泸沽湖了,在西昌上中学,在湖北读了四年的大学。外面的世界虽然物质条件更好,但总感觉千篇一律,毕业后我就回来了,还是觉得摩梭文化是内心的归宿。”次若直玛说。
大学毕业后,次若直玛回到家乡,一边开客栈,一边跟外婆学习传统摩梭服装编织。74岁的外婆拉珠玛已经织了60余年的花腰带。“外婆说她的第一根花腰带是织给外公的,这是摩梭人的习俗,第一条花腰带一定要织给自己的情人,才能拴住两个人的感情。”次若直玛笑称自己很期待送出亲手制作的第一根花腰带。
虽然在外生活了近十年,次若直玛说仍然羡慕外婆与外公的爱情,对于走婚这种婚姻形式也表示接受。“外婆与外公是自由恋爱,而且走婚后还能在自己家里生活,对女孩来说其实是一种保护,我希望自己以后也能走婚。”次若直玛说。
图为高佐甲泽与徒弟阿阿扎巴绘制唐卡。 王鹏 摄次若直玛所在的传习所位于木垮村,是泸沽湖镇7个传习所之一。据泸沽湖镇文化站站长杨央章介绍,2016年开始,为开展摩梭母系大家庭保护和达巴文化传承,盐源县及泸沽湖镇开始试点传习所,有兴趣的男女老少都可到传习所学习民俗,政府对达巴、木匠、石匠以及民间音乐人等文化传承人实施补贴,同时把一些家庭打造为“家访户”,向游客展示摩梭文化,也提高村民收入。
记者看到,传习所设置了木匠、达巴、绘画、篾匠、酿酒、花腰带、猪膘肉等七个传习室,正值学生上学期间,传习所里学徒不多。当地著名唐卡绘师高佐甲泽带着徒弟阿阿扎巴正在绘制唐卡。“我绘制唐卡20年了,一般情况下要五六年才能出师,这对小孩子来说是个挑战,但是绘制唐卡确实能锻炼人的意志,也能调节情绪。”高佐甲泽说。
图为阿阿扎巴绘制唐卡。 王鹏 摄杨央章表示,目前泸沽湖镇有198个摩梭非遗文化传承人。“按要求,每个传承人至少要收两个徒弟,当然也有很多非遗传承人希望主动教更多孩子,把真正的摩梭文化传承下去。”杨央章说,对于传承人与当地百姓来说,文化的继承已经成为一大难题。“现在我们没有在学生的教育中加入传统文化课程,都是自愿学习,但自愿学习的孩子很少,他们可能并不明确学习摩梭传统文化的意义。”杨央章说。
据了解,2017·中国四川环泸沽湖国际自行车公开赛将于10月15日进行,而作为本次比赛的主题活动之一,摩梭文化国际论坛将于14日举行。届时来自海内外的文化学、人类学、社会学等专家将就摩梭文化的传承等话题进行探讨,成果以供当地借鉴。(完)
责编: